以法治之力护航民营经济
编者按 近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自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积极回应民营企业关切,并作出针对性制度安排。在日前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有关负责人表示,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对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对此,中国经济时报约请智库专家,解读民营经济促进法。
核心观点:民营经济促进法是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卓越成果与标志性事件。它以完善的法律制度、优良的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的推动等多重举措,为民营经济的腾飞搭建了坚实平台。随着这部法律的深入实施与不断完善,我们有理由坚信,我国民营经济必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天地。
民营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通过制定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民营经济促进法”),不仅有效推进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而且可以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和政策支持,从而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民营经济促进法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法律地位和作用。
01
民营经济促进法起草过程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体现
在起草过程中,司法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通过门户网站等渠道全文公布了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这一做法确保了人民在立法过程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表达权,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广泛参与性。政府通过公开征求意见,收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然后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最终制定出更加符合人民意愿和利益的法律。在这一过程中,人民的声音被充分听取和尊重,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协商性和决策性。
这一做法具有多重意义。一是有利于进一步明确立法目的和原则。该法开篇就明确了立法目的和原则,既体现了政府对民营经济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也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中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二是有利于保障民营经济平等地位。明确规定了民营经济组织与其他各类经济组织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市场机会和发展权利。这一规定有助于打破行业壁垒和地域限制,促进民营经济公平竞争和健康发展。三是有利于加强政府服务和支持。强调政府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中的服务和支持作用。政府将建立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协调机制,制定完善政策措施,协调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这一做法有助于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和水平,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总之,民营经济促进法的颁布和起草过程充分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念和实践。政府通过广泛征求意见、民主协商与决策、接受监督与反馈等方式股票炒股配资开户,确保了人民在立法过程中广泛参与和持续作用。这一做法有助于提升法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促进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02
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的重要标志,这一举措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实践影响。它对于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经济结构、提升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有力支撑。
第一,该法的出台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的高度重视,也意味着对民营经济发展规律认识达到新高度。它着力完善关键性法律制度,比如规范异地行政执法行为、健全信用修复制度等,为民营经济营造了一个更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
第二,从历史经验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建设不仅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也为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治保障。然而,随着民营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其面临的制度性障碍和挑战也日益凸显。因此,制定一部具有综合性的民营经济促进法,对于增强民营经济法治促进与保障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民营经济促进法围绕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强化了公平竞争制度支撑,优化了民营经济投资融资环境,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也为其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机遇。
第四,该法针对民营经济在快速发展中暴露出的问题,进一步加强了规范和引导。通过建立健全产权保护制度,有效保护民营企业产权,进一步稳定民营企业发展预期、提振发展信心。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也为其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民营经济促进法为促进公平竞争和统一开放市场环境的形成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撑。该法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加大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垄断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比如市场监管部门加大了对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垄断行为的查处力度,对一些行业的垄断现象进行了有效整治,促进了市场的公平竞争。同时,该法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更多领域和环节,打破了行业垄断和市场分割,推动了市场环境的不断优化和统一开放。随着民营企业在更多领域的参与,市场竞争更加充分,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市场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比如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民营企业的参与使得项目建设和运营效率得到提高,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更多样化的服务。此外,政府还加强了区域间的合作与协调,消除了区域市场壁垒,促进了商品和要素的自由流动,推动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03
民营经济促进法旨在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背景是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一些制度性障碍。该法的立法目的是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保证各类经济组织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民营经济促进法将以往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经验上升转化为法律制度,将“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法律,明确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这不仅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加稳定和可预期的制度保障,还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制度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该法的出台旨在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体现了平等对待、公平竞争、同等保护、共同发展的原则。这些制度的完善有助于构建更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激发民营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比如明确规定保障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融资支持、政策享受等方面的公平待遇,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支持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将推动民营经济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中发挥更大作用。
民营经济促进法不仅是民营经济的基本法,也是发展促进法和平等保护法。它与宪法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规定相贯通,让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吃下了一颗最大的“定心丸”。该法的实施将有效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减少政策不确定性带来的担忧。这种法治保障有助于增强民营企业家的信心,激发其投资和创新积极性。我们相信,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将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提升其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竞争力。它标志着我国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和促进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为民营经济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机遇。
04
民营经济促进法颁布后关键在于认真落实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正式实施,无疑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然而,正如众多专家和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关键在于落实。只有通过落实,才能将法律条文转化为实际行动,为民营经济提供真正的法治保障。法律的落实能够向民营企业家传递出明确信号,即国家坚决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从而提振其信心,激发其创新活力。法律的落实有助于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消除各种制度性障碍,使其能够在更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中健康发展。
在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后,有关部门还需要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措施,确保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有效实施。这包括细化法律条款、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等。一是强化宣传与教育。加大对法律的宣传力度,提高民营企业家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法律培训和教育,引导其依法经营、合法维权。二是推动政策协同。加强与现有政策的协同配合,形成政策合力。避免政策冲突和重复,确保各项政策能够相互衔接、相互支持。三是加强监管与执法。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和执法机制,确保法律得到严格执行。同时,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法律素养和执法水平。
法律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也可能会面临各种挑战,比如观念转变、利益调整、执行难度等。这些挑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为此,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任务得到有效落实。二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问责机制,对落实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问责和处罚。三是加强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推动法律的落实。
综上所述,民营经济促进法是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卓越成果与标志性事件。它以完善的法律制度、优良的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的推动等多重举措,为民营经济的腾飞搭建了坚实平台。随着这部法律的深入实施与不断完善,我们有理由坚信,我国民营经济必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天地,在新时代经济舞台上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磅礴力量。
(黄燕芬股票炒股配资开户,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讲席教授;杨宜勇,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二级研究员)
鸿岳资本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